近幾年,戶外廣告的高速發展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普華永道7月公布的《全球媒體和娛樂前瞻》,在每一年度的各類媒體的價值比較當中,戶外廣告因其所具有低廉的價格、第一親和力的媒體,形象生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將其精髓滲透到大大小小的目的地。它們現身于公路、樓頂、墻面、公交車身、機場等。根據調研發現:消費者一天的工作與休閑時的心情變化,導致消費者與戶外媒體的關系也不一樣。另外,還發現81%的人每天有固定的路線。
對于大多數廣告主來說,如何投放戶外媒體,是一項較為主觀的企業行為。因存在太多的主觀因素,就會缺少戶外廣告專業運作的客觀性。
戶外廣告是一種眼球經濟,因此在戶外廣告媒體選擇的執行策略上應考慮專業戶外廣告公司的直接參與。戶外廣告的形式各種各樣,其廣告效果也是千差萬別,有必要在有限的廣告預算中合理地選擇戶外媒體,找到與目標消費者相關資源。戶外媒體組合的目標,就是運用“合適的媒體”直接命中目標受眾,極大地提升戶外廣告的效能。
國際主要的四種戶外媒體形式:
不同戶外媒體形式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大型廣告牌因其大型高空的特點使廣告更醒目,延續性更好,其效果更在于建立和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標牌制作。如果結合多維視覺、多感觀、色彩創意則極具震撼力,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印象深刻;交通媒體、街道媒體及其他小眾媒體的效果更在于促銷,以及配合大型廣告牌使用,有效放大廣告宣傳的效果。組合覆蓋是最有效的。戶外媒體最大的穿透力在于覆蓋,不同的廣告目的,需要不同的組合投放策略,通過戶外媒體靈活的時段發布策略和組合策略,提高城市覆蓋率,降低千人成本,提高廣告效果。
不同形式的戶外媒體的時間組合:
廣告牌/單立柱、霓虹燈、街道燈箱屬于長效媒體,一般投放原則為:長期、均衡的投放頻率;候車亭/自行車亭燈箱、公交車身廣告,以及旗幟、空飄等屬于短效媒體,一般投放原則是間歇投放。
不同形式的戶外媒體的類型組合:
大型廣告牌是建立知名度、偏好度、美譽度最好的載體。
投放策略是:選擇策略性的地點、適當數量的大型廣告投放以建立廣告主的市場領導地位;候車亭/自行車亭燈箱、公交車身廣告,以及吊旗、空飄等的效用更在于配合市場推廣活動整合使用,能有效地放大市場推廣活動期間的宣傳效果。根據短效戶外媒體本身發布周期短的特點,投放時,先考慮效果,再計算成本,而且偏重效果的考慮。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那簡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不要因小失大,影響最終的廣告效果。